电话:19956688788
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劳动法规

职场小白要小心的“培训贷”套路深

来源:东至人才网 时间:2022-12-25 作者:东至招聘网 浏览量:

一、什么是培训贷?

培训贷一般指培训机构和P2P,P2P即个人对个人、伙伴对伙伴,又称点对点网络借款,是一种将小额资金聚集起来借贷给有资金需求人群的一种民间小额借贷模式。网络贷款机构进行合作,对培训者进行借贷,培训者以分期付款的方式进行还款。这对刚刚毕业步入社会来说,无疑是一个“诱人”的陷阱,随着求职旺季来临,须警惕这些套路多多的“培训贷”公司。

二、培训贷常见套路

套路一:求职变身贷款培训

一些机构打着面试的名义,骗取大学生去指定APP或网站贷款,美名曰培训费可以分期付款,使大学生上当受骗。

无良的培训机构和培训公司会在网络平台上发布所谓的虚假的“招聘信息”等等,面试后,骗贷公司一般会告知面试者通过了面试,但是需要进行岗前培训,学习专业技术,学成后通过考核入职,诱导甚至要求求职者进行贷款培训。培训课程一般费用高昂,假如逾期还款后,就会变成利滚利的高利贷。

套路二:高薪就业的诱惑

学历不高,专业水平不足,没关系,带薪培训,本科学历包你找到高薪工作。如此宣传吸引了一大批急于找工作,追求高薪的大学生。

这些骗贷公司主要针对一些求职者想要高薪的心理。初出茅庐的大学生缺乏社会经历,被高薪就业的前景诱惑,头脑发热,在不明所以时签订合同,泄露重要的身份信息。

套路三:高额违约金

不少大学生在签订就业协议时,只关心待遇福利,而忽视了违约金的设置。大学生在签订协议时遇到高额违约金,需要高度关注,提高警惕。

“培训贷”的骗局中,不法分子往往在协议中隐藏设置高额违约金,这种极其不平等的设置背后是骗子的“良苦用心”,高额违约金让求职者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一方面,提前终止合约,需要承担违约责任,面临高额的违约金。另一方面,求职者会在“培训贷”的泥潭越陷越深,走不出“培训贷”的魔爪。

套路四:心理战术

大学生求职心切,又缺乏判断能力。一方面,不法分子利用求职者的迫切心理,打击求职大学生的自信心,使大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并且对所谓的“导师”、“面试老师”产生一定的依赖感、崇拜感。另一方面,强调就业形势严峻,学习专业技术的重要性,理财的迫切性。

在这样双重的挤压和灌输下,大学生很容易产生对自身快速提高能力、获得高薪的渴求,很快地,大学生丧失了理性的思考,任由不法分子牵着鼻子走,在不法分子的迫切诱导下签署合同,暴露重要的个人信息,背负沉重的贷款。

三、如何防范“培训贷”?

第一,谨防消费贷款和消费分期

若存在机构指定贷款途径或是收取利息的话一定要看清楚签订的协议、合同,仔细阅读核对相关内容,对于不利条款一定要及时提出商议修改后再考虑签订。

第二,提高防范意识。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遇事多向老师和家长请教,多向有关部门求助,自觉筑起一道坚固的防御长城,不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第三,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2019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印发《关于办理“套路贷”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不得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被害人财物的,一般以诈骗罪定罪处罚。”

2021年2月银保监会、央行、教育部、公安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对大学生互联网贷款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不得针对大学生群体精准营销,不得向大学生发放互联网消费贷款。”

若是不慎“入坑”,应积极收集并留存有关证据,向培训机构注册地所在的教育主管部门投诉,涉嫌诈骗的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切忌自认倒霉、息事宁人,勇于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
客服服务热线
19956688788
周一至周六 9:00-18:00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2005~2024 池州招聘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0018305号-2 皖公网安备 34170202000362

地址:香港城 EMAIL:kf@chizhoujob.com

用微信扫一扫